從西方傳過來的東西叫做"西洋風",從中國傳過去的叫做"中國風",中華民族的叫做“民族風”。木華本次的項目,意在傳遞一種輕松自然而純樸的居家氛圍,用輕聲緩述帶有民族傳統的慢生活。
草原文化是一種適應草原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而產生的一種文化,千百年來不同民族的人們,
包括草原民族本身,都賦予這個文化無盡的浪漫色彩,對其充滿向往欣賞之情,甚至為之陶醉。北朝斛律金的一首《敕勒歌》,
曾引起古今人們多少無盡的遐想;當代一首牧歌,打開多少回望草原的心扉。以至“草原”一詞不管在草原民族語言中還是在他民族詞匯中,
都蘊涵“田園牧歌”式的文化內涵。如漢語中的“草原”一詞,除了指北方民族的生產生活環境以外,更主要的內涵是指在遼闊天宇下白云、
羊群與悠遠牧歌結合中人與自然高度和諧的美好景象與意境。而在蒙古語中,“草原”一詞一般都是與家鄉一詞連用的,稱為“塔拉努圖克”,
一方面表示蒙古人的現實生活家園,而更多指的卻是草原人的精神家園。正如一首草原歌曲唱的那樣:“草原在哪里?草原在我的心里,草原在我的夢里?!?/p>
為把草原文化融合到此次家居空間設計運用了 傳統圖騰圖案,手繪壁畫,蒙族藏品,這些元素被我們融合在同一個空間內,整而和諧是拿捏整體的關鍵。
草原民族被稱為“氈帳之民”,是因為草原民族經過世世代代的探索,
在實踐中掌握了在草原地區就地取材制作氈房的特殊技術?,F在牧區蒙古族的蒙古包,就是這一技術的結晶。
在漫長的歷史時期里,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,過著遷徙不定的生活,這就需要住所必須搭建方便、易于搬遷;
同時,草原地區冬季多暴風雪,春季多大風沙,又要求住所既輕便、又穩固;夏季氣候炎熱,還要求通風方便。
蒙古包具備了上述要求。蒙古包是組合式的房屋,搭建、拆卸均很方便,用二、三輛勒勒車載運或用二、三峰駱駝馱運即可。
蒙古包是圓形的,呈流線形,而且其架木結構十分合理,既能夠緊密結合起來,又能夠有效分擔壓力,抗風力強,
搭建穩固的蒙古包可在十級大風中巋然不動??傊?,蒙古包是草原建筑藝術的結晶。
此次設計也運用了大量蒙古包元素讓其更具備現代化實用化的功能。
掀開一抹紗幔,蒙元的情愫緩緩彌漫開來,第一印象竟然是抹不掉的靜謐與雅致。
大草原的自然之美和民族特色是多么的驚艷動人。追根朔源,必定歷史文化淵源流長。民族味道就是這么的獨特,
喜歡卻不曾靠近,神秘之中總有那么一絲浪漫。